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
心理学有许多分支,每一分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心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心理的实质和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等。对这些心理学一般理论问题的阐述,构成了普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即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其他心理学分支有重大的意义。
在心理学许多分支中,普通心理学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从更广阔的理论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对心理学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并能反映出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和倾向。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也是一门介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既涉及心理的自然方面,主要为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也涉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条件。但不同的问题可有不同的侧重,有些问题可侧重自然科学方面,有些问题可侧重社会科学方面,无论对认识过程或对情感、人格等心理现象的研究都是如此。
当前,普通心理学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领域两个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认知心理学对普通心理学有越来越大的影响。认知心理学的许多具体研究成果已被普通心理学吸收,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其理论观点已逐渐渗透到心理学基本原理中来。认知心理学倡导信息加工观点,将认知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强调研究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及其机制。它重视策略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突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富有智慧的特点。它还力图将各种认识过程统一起来,并进而将认识过程与情感、人格等统一起来,这些都推动心理学基本原理的进一步研究。
其次,关于人的社会行为和意识状态等领域的研究在普通心理学中的比重有了较大的增长。长期以来,普通心理学以各种认识过程的研究为主,关于情感、动机、人格以及意识状态等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少。这种以认识过程为主体的趋势在当前普通心理学中仍然存在。不过,关于人格和意识问题的具体研究,包括情感、动机、需要、性格以及觉醒、睡眠和自我凋节等,都有较大的进展,扩大了研究领域。
《普通心理学》系统地阐述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完整地介绍了心理学从感觉到思维,从无意识到意识,从动机到能力,从气质到个性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知识。比过去的版本增加了个体毕生心理发展、人类心理演化、社会心理与行为、心理异常与治疗等构成心理学基本理论体系的篇章,吸收了近20年来国内外在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和个体早期发展研究中的新成果,注意了理论联系实际。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本科基础课使用的教科书,也可作为教育、医学、社会学、管理学、军事、司法、体育、艺术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以及这些领域中实际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圣才3D电子书,国内首家植入高清视频的3D电子书(免费下载、送手机版),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又好玩,全新学习体验,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孟昭兰著《普通心理学》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普通心理学权威教材。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孟昭兰《普通心理学》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孟昭兰《普通心理学》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送手机版):
更多信息:孟昭兰《普通心理学》辅导用书>>
孟昭兰,教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著有多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在情绪研究的领域里已跋涉了20多年,是国内这方面屈指可数的专家。在从事情绪心理的实验研究中,经常与婴儿“打交道”,多年的实践引起对婴儿心理发展的兴趣。考虑到婴儿是我国发展心理学研究较少的领域,介绍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和作出现阶段科研成果的总结是十分需要的,这将有助于引起广大发展心理学家对婴儿的研究兴趣,充实教学内容,并指导社会上的对婴儿的教育、教养实践。
铭刻百年沧桑 书写卅载峥嵘——访北大心理学系建系元勋孟昭兰教授
她一路走来,经受了中国心理学成长的阵痛与坎坷;她坚如磐石,恪守着对心理科学最纯粹的信仰与执着;她鞠躬尽瘁,为新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立下汗马功劳。她,便是北大心理学系建系元勋,情绪心理学专家,心理学家孟昭兰教授。
拜访孟老师之前,曾猜想这样一位饱经沧桑却毅然挺立学科鳌头的女性会有着怎样的气质和风采。而当踏着未名湖畔和煦的春风来到孟老师的住所,看到一位老人,她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慈祥的眼神中流露着不难发现的坚毅。我知道这就是今天的主角——孟昭兰老师。而心理学在中国的百年历史也从她的口中娓娓道来……
秉着用心理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信念,第一批回国的留学生——蔡元培先生等人将心理学首次引进了中国,带进了北大。1900年北大首开心理学课程,1917年同样是北大首创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可是,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心理学在当时的隐性作用并没有被广大群众所认识,因此发展也较为缓慢并逐渐与教育学结合。而在抗日战争之前,根基薄弱,规模较小的心理学也仅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辅仁大学三所学校得以生存并缓慢发展。
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之后,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复旦大学的心理学师资并入北京大学,合成为哲学系心理学专业。本以为可以迈出新的一步的心理学却在1958年到1978年这短短的20年期间,历经坎坷、步履艰难。先后经历了意识形态上对心理学的否定,被划为伪科学而受到的政治运动的冲击,停课、下放、阻断杂志……由此心理学被整整中断了20年,留下一片又一片的空白。但此时此刻,这些心理学的前辈们不论身处何地,都在作着同一件事情——默默地为坚守着心理学的科学阵地。而对于这般无条件的坚持,孟老师只是说:“当时只想着学科,并没有想到个人怎样,只是觉得不应该这样对待一门科学,虽然困难重重,但依然要坚持,幸运的是,终于等到了心理学复兴的时代,能够让我为这个学科做一些事情,让这个学科真正地站起来,这便是起到了一代人应当起到的作用了!”
1977年,全国科技12年规划大会,提出要在北大首先建立心理学系。当时北大党委书记周林,校长周培源,对心理学系的建立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而正是由于孟昭兰老师、唐钺老师、王甦老师、姜德珍老师等老一批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科学属性毫不动摇的坚持,心理学系在北大建立的重担就担负在了他们的身上。在得知要建立心理学系的好消息后,由孟老师发起,心理学系的组建工作就快马加鞭地开始了。
建系工作主要分为三部分:编写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组织领导班子。由于中国心理学与国外心理学隔绝了20余年,在当时资源极其匮乏的时期,我系的建系元老们高效的完成了《心理学大纲》的翻译,除此之外为了纪念曹日昌先生,还继续完成了曹先生未完成的《普通心理学》下册的翻译和编写,并以此作为心理学系的基础教材。而北大心理学系当时制定的教学计划也为后续其他心理系的建设树立了样板和典范。在北大心理学系建系之初,全系分为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生理与动物心理学四大学科方向,并将心理学定位为理科,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绝不可丢弃!”的指导思想。全系老师热情高涨、团结一致,在校领导及其他各院系的支持下,在对科学纯粹信仰的召唤下,于1978年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并立即在当年进行本科招生。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足以体现前辈们对心理学不渝的坚守,对科学由衷的热爱。
心理学系的建设工作完成之后,前辈们又将目光投向世界的最前沿。当第一批访华的美国科学家发出“中国心理学落后50年!”的声音时,北大心理学系的老师们再一次将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在孟老师的策划下,全系老师轮流出国进行学术访问,接触并引进自己领域中世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带来了国外对科学研究热烈而轻松的讨论氛围,促进了新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此举大大加快了我国心理学发展的脚步,实现了大跨步的跳跃。于此同时,系里恢复了对实验室的建设以及书籍杂志的整理与订阅,重新连接了我国与国外心理科学沟通的桥梁。
在建系后的三十年间,认知心理学及脑科学悄然兴起,这一现象是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摆脱了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的束缚和控制,将心理学研究对象从简单的心理活动推向更加复杂的心理机制。此外,发展心理学也从较为狭隘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向婴儿和老年扩展,逐步形成毕生发展的理论。
当说到建系之初招收的前几批学生,孟老师脸上不由地流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些曾经踏实、刻苦、求知若渴、思想成熟、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的大学生们,现今已经成为心理学界各领域的领头人,活跃在学科的最前沿。
提到心理学的中国化问题,孟老师大力主张“科学无国界”的观点:“只要是科学,规律性是一样的,但是国家民族的差异也是显著的,对这点的研究也很重要,当涉及与社会有关的问题时,应当做以国家或民族间的对比。由于心理学所研究的人脑机制都是相同的,如果一定要发展一门属于中国人完整的心理学系统,成为与西方心理学完全割裂的中国心理学,我想这点是不必要的……”
三十年的努力,三十年的跋涉,北大心理学系引领着中国心理学快步前进,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弱和一些条件不够成熟,我们与世界的领先水平依然有所差距。为此孟老师冷静而客观地评价到:“我们的三十年,成绩巨大,路途遥远!”随后孟老师提出自己对学科在中国发展的殷切希望。首先在学科定位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绝不动摇地加强基础心理学的建设,但除此之外,我们也要从解决社会需求方面入手,用心理学的方法为各种社会问题寻求科学的出路。因此我们要在保证基础研究的同时扩展心理学的规模,要让心理学真正迈入社会,去力图解决社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心理学更多的走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心理学真正成为使人们感到幸福的科学,同时也要让社会听到并认可来自心理学的声音,要为心理学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心理学成为最顶尖级科学的不远的将来。
主编著作(年表):
2004~2008年
孟昭兰(2004).老年情绪与健康.在西藏学会的报告.
孟昭兰(2005).情绪与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心理基础.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夏令营的报告.
孟昭兰主编(2005).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孟昭兰(2005).儿童情绪能力发展国际论坛致辞(南京).
J. J. Campos,孟昭兰,董奇,陶沙(2006).Cultural Effects on Motor Development and Psychology Function(文化对婴儿运动发展与心理功能的影响).在第二届国际儿童情绪发展能力论坛上的报告(南京).
孟昭兰(2006).第二届国际儿童情绪发展能力论坛致辞(南京).
[新西兰]K. T. 斯托曼著,王力主译(2006).情绪心理学:从日常生活到理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撰写“推荐序”)
Camras, L. A., Oster, H., Bakeman, R., Meng, Z., Ujiie, T. & Campos, J. J. (2007). Do infants show distinct negative facial expressions for fear and anger?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11-month-old European American, Chinese, and Japanese infants. Infancy, 11(2), 131-155.
孟昭兰(2008).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建系30周年纪念大会发言.
1998~2003年
孟昭兰(1998).体验是情绪的心理实体──个体情绪发展的理论探讨.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报告.(2000年刊载于:应用心理学,2,48~52.)
孟昭兰(1998).中国现阶段对儿童、家庭的保护政策与服务措施.在ISSBD第十五届双年会上的特邀报告(美国阿姆斯特丹).
孟昭兰(1999).少年儿童心理社会性发展.陶国泰主编,儿童少年精神医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孟昭兰(1999).了解婴儿发展的心理线索。在中日专家21世纪儿童心理健康展望研讨会上的报告.(2000年收入于:21世纪儿童心理健康展望.中国妇女出版社.)
孟昭兰,邓惠(2000).爆发怒与潜在怒及其在认知操作中的功能.心理学报,1,49~53.
孟昭兰(2000).婴儿早期心理发展对其后认知—智慧发展的影响。华人心理学报,1,17~34.
孟昭兰(2000).婴儿心理学(繁体字版).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孟昭兰(2000).第十六届ISSBD双年会开幕词(北京).
孟昭兰(2000).亲子关系与婴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幸福时光儿童中心的报告.
孟昭兰(2001).营造婴儿生存生长的感情环境。在中国—瑞典收养儿童经验交流会上的报告,在儿童医院儿科保健所的报告.
孟昭兰(2001).情绪心理学研究在北京大学起步.当代中国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孟昭兰(2002).情绪心理脑科学研究的含义──情绪心理学面临挑战.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心理与脑研讨会上的报告.
胡平,孟昭兰(2003).城市婴儿依恋类型分析及判别函数的建立.心理学报,2,201~207.
1994~1997年
孟昭兰主编(1994).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景波,孟昭兰,王丽华(1995).正负性情绪的自主生理反应实验研究.心理科学,3,134~139.
孟昭兰(1995).孤独症婴儿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识别.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学术会议上的报告.
孟昭兰(1995).思想困惑与心理调适──做心理功能健全的人.在北京大学学生会的报告.
孟昭兰,胡平(1996).中国母婴依恋类型测量研究.在第十四届ISSBD双年会上的报告(魁北克).
孟昭兰(1997).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孟昭兰(1997).情绪的调节作用及“情商”.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报告.
刘建,孟昭兰(1997).母婴依恋类型分类激起影响因素分析.未发表.
赵淼,孟昭兰(1998).依恋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未发表.
张京,孟昭兰(1998).婴儿气质──与依恋个人差异有关的一个因素.未发表.
Camras, L. A., Oster, H., Campos, J. J., Campos, R., Ujiie, T., Miyake, K., Wang, L. & Meng, Z. (1997).Observer judgments of emotion in American, Japanese and Chinese infant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ren Development, 77, 89-105.
Camras, L. A., Oster, H., Campos, J., Campos, R., Ujiie, T., Miyake, K., Wang, L. & Meng, Z. (1998). Production of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 in European American, Japanese, and Chinese infa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4(4), 616-628.
罗婷,孟昭兰(1998).依恋安全程度与母亲敏感性.未发表.
1989~1993年
孟昭兰(1989).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
孟昭兰,陈宏图(1990).关于先发情绪体验对后发情绪过程的影响的一项实验.心理学报,1,64~71.
孟昭兰,王垒(1990).情绪体验是婴儿探索行为的调解因素.在国际情绪研究学会(ISRE)第五届年会上的报告(美国新泽西).
刘小冬,孟昭兰,吕卫平(1990).关于婴儿情绪性的分化实验研究──气质的情绪性特征在不同情绪中的表现是一致的吗?心理学报,4,406~412.
孟昭兰,刘小冬,王垒(1990).幼儿怒情绪对认知操作的影响.刘范主编,心理发展的近期研究.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郭淑琴,孟昭兰,林京辉,王小玫(1990).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婴儿的心理—社会行为观察实验.心理科学通讯,6,46~48.
孟昭兰,邓惠,胡平,王垒(1991).中国新型母婴关系的建立与婴儿心理发展.在第十一届ISSBD双年会上的报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心理学研讨会”上的报告.
孟昭兰(1991).如何认识和调节情绪.在北京医学院学生会的报告.
孟昭兰(1991).情绪在心理结构中的位置.当代西方心理学评述.辽宁人民出版社.
[美]P. H. 马森等著,孟昭兰等译(1991).人类心理发展历程.(并担任总校对和撰写译者前言)
张立刚,孟昭兰(1992).婴儿自生位移运动经验对完成“旋转—寻找”作业的影响.中国儿童保卫委员会1992年研讨会论文集.
孟昭兰(1992).婴儿情绪的性质、功能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在协和医院儿科的报告.
孟昭兰(1992).母婴交往的含义.中国儿童发展,2,6~8.
刘芳,孟昭兰,胡平(1993).母婴依恋类型及其在社会参照作用上的差异,中国儿童发展,4,45~49.
孟昭兰(1993).婴幼儿情绪的发展.中国儿童发展,1~6期连载.
孟昭兰(1993).当代情绪研究的理论来源与方法学原则.当代心理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绍邦,孟昭兰(1993).“面部反馈假设”的检验研究.心理学报,3,277~283.
孟昭兰(1993).感情性反映及其与认知的相互关系.赵光武主编,现代科学的哲学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
孟昭兰(1993).文学与科学之间的桥梁(代序).俞汝捷著,人心可测.中国青年出版社.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